14岁的黄杨钿甜被称作“小戏骨”,出演过《楚乔传》等一干热播剧的“小女主”,最近在短剧《新仙剑奇侠传之挥剑问情》中扮演赵灵儿,赵灵儿的扮演者,有刘亦菲珠玉在前,黄杨钿甜虽没有刘亦菲的仙儿气,可是更挨近游戏原作中的一派天真烂漫。本文不是剧评,多嘴想说的,仅仅她姓名中的这个“钿”字。
黄杨钿甜剧照
钿是多音字,一读diàn,一读tián。黄杨钿甜的钿,都读tián,听起来甜甜的,也顺口,很合适小女子的姓名。从字义来说,读“diàn”时指古时女子饰物,意思更合适女孩子,读tián是沪浙一带的方言,意思是钱。知乎里有网友问,为什么粤语区域起姓名爱用“钿”字,在百度上搜了搜有“钿”字的姓名,的确多来自粤语区域。黄杨钿甜是深圳人,还有香港女星何美钿,演过电视剧《天龙八部》,姓名的钿相同读tián。
当姓名是多音字时,读什么音当然要注重自己志愿。“柏”字读伯时,一般用于译名,比方柏林、都柏林或柏拉图。张柏芝的柏,为什么要读作“伯”?她自己解说过,本该读柏树的柏,但用一般话说“柏芝”,发音近似“痴人”,自己就改为读“伯芝”了。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恪读què,作家贾平凹的凹要读wā,都是方言读音,但字典并未收入,不算多音字,因而有争议。和“钿”比较类似的,是作家端木蕻良的“蕻”。蕻有两个读音,读四声时有“旺盛”的意思,而读二声,只用作“雪里蕻”。按理说姓名更合适取“旺盛”之意。端木蕻良本名曹汉文,1936年他宣布短篇小说《鴜鹭湖的郁闷》时,本计划笔名用“红粱”,由于家园东北把高粱叫做红粱,终究因时局之故,在修改的主张下改作“蕻良”。
女星张韶涵和张雨绮这样的姓名,自己都读不对发音。张韶涵的韶,只要一个读音。读韶山、年光光阴、时光时,我们都知道是读二声,说起张韶涵的时分,往往都读作了四声,成了“张绍涵”,她自己也是这么读。张雨绮的绮不能读成李佳琦的琦,该读三声。汉语一般话有语流音变的规矩,两个三声字组成的词,榜首个字要变为二声,因而张雨绮应该读作“张余起”。宋代词人柳永也是这种状况,一读就成了“刘永”。
张雨绮应该读作“张余起”
问题还没完。钿常指古代女子头饰,那么和“田”字有什么关系?先从荷花谈起。《仙剑奇侠传》里赵灵儿宛如莲花化身,李逍遥和赵灵儿开始是在莲池相遇的。古代女子头饰,常见的比方笄、簪、钗、篦、钿。钿呈现的较晚,大约在汉代。《说文》里释“钿”字:“钿,金华也。”《六书故》说:“金华为饰田田然。”华通“花”,所谓金华便是金花。田田然是什么姿态呢?汉乐府《江南》有名句“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”,当年胡适、钱玄同和黎锦熙三位大先生从前讨论过,共同以为“田田”说不通,很可能是“团团”或“圆圆”被误写作“田田”。《辞源》说田田是“叶浮水上貌”,《辞海》说是“荷叶相连貌”,这些解说都像没解说。《汉语大词典》说是“莲叶盛密貌”,或许更挨近本相。有说法,叠字是人类童年时期的言语,比方《诗经》中说“蒹葭采采”“桃之夭夭”“菶菶萋萋”“楚楚者茨”,这些叠字都是描述植物成长旺盛的。“金华为饰田田然”的田田然,也便是“金花插满头”的姿态吧。而依据《晋书·舆服志》的说法,贵人和平髻插七钿,公主夫人五钿,世妇三钿。头上的钿越“田田然”,就意味着身份越高。
还有一说,“莲叶何田田”可作“莲叶何陈陈”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说:“田,敶也。各本作陈,今正。敶者,列也。‘田’与‘敶’古皆音‘陈’,故以叠韵为训,取其敶列之规整谓之田。凡言‘田田’者,即陈陈相因也,陈陈当作敶敶。”照这个说法,“田田”便是整规整齐的姿态。《左传》里姓田的和姓陈的是一家人,弑君权臣田常,在《左传》、《论语》均作陈恒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《孙膑兵书》,有一篇《陈忌问垒》,陈忌便是田忌赛马的田忌。上古多舌音,没有“知、吃、师”这类声母,多发“d和t”。据王力先生考证,陈和田的上古音是相同的,声母都是“d”,听起来就像“diàn”。
花钿是发饰,也是额饰,都算“首饰”。白居易《长恨歌》写杨贵妃之死,“六军不发无奈何,宛转蛾眉马前死。花钿委地无人收,翠翘金雀玉搔头”,诗中的花钿有不同了解,有说额饰的,有说发饰的。花木兰“当窗理云鬓,对镜贴花黄”,花黄是花钿的一种,俗语说黄花大闺女,出处或是从花黄来的。南北朝时,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,梅花落在她的额上,拂之不去,过了三日才洗掉,称为梅花妆,也是花钿。
元人绘《梅花仕女图》
唐代仕女图,最有代表性的是那一抹眉间的风情,被视为盛世美颜。不过从花钿撒播下来的故事来看,花钿是女性的妆,更是女性的伤。唐代《续玄怪录》中记有月老的传说,唐人韦固不相信姻缘是上天组织的最大,月老指婚,仅仅一卖菜老妪怀中的三岁女孩,韦固大怒,磨一小刀,交给其仆:“能为我杀彼女,赐汝万钱。”家丁闹市行凶,一刀正中女婴眉心。十六年曩昔,韦固娶妻,发现妻子“眉间常贴一钿花”,一问才知正是当年女婴。还有一个故事,上官婉儿因事触怒了武则天,被施黥刑于面上,后来她做花钿以掩刀痕。《酉阳杂俎》记载:“今妇人饰用花子,起自唐昭容上官氏所制,以掩点迹。大历曾经,士大夫妻多妒悍者,婢妾小不如意,辄印面,故有月点、钱点。”
前些年叶锦添为李少红版《红楼梦》规划的发饰造型,把戏剧中的贴片子和古代额饰相提并论,被网友戏称为“铜钱头”。其实能够命名为“钿钿头”,头一个钿字要读“甜”。(责编:沈沣)